春耕时节,受疫情影响,原本冷清的彭阳县古城镇街道逐渐有了生机。
谭飞龙的米面商店位于古城镇街道的繁华地段,是镇上最大的米面经销店,不仅供应彭阳县米面市场,还往原州区、泾源县、海原县等周边市县转销,销售量很大。见到谭飞龙时,他正忙着指挥工人卸货,十多辆大型半挂货车,满满当当全是米面。谭飞龙介绍,“车上除了米面之外,还进了一部分麸皮。现在正是春耕时节,也是养殖业‘青黄不接’的时候,好多养殖户需要麸皮喂养牛羊,这样牲畜的营养才跟得上。”
正说着话,从十几公里外的新集乡张化村赶来的马国荣远远地喊道:“老板,给我留10袋麸皮,我等一阵过来拉。”
“没问题,你把车开来了直接给你装。”谭飞龙大声地应道。
马国荣是店里的常客,年前他就买了麸皮,和家里的玉米、油渣等按比例混合,为7头牛备好了饲料,现在饲料缸快见底了。今天正好到镇上办事,他顺道再再买一些麸皮。
今年受疫情影响,店里生意与往年大有不同。年前,谭飞龙按计划囤了600余吨米面,往年这些囤货量足以应对年后市场,今年却被一场疫情打乱了计划,年后每天的出货量与往年相比增加好几倍,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天都要出货50余吨,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过后,出货量才慢慢下降。
谭飞龙说,在米面销售行业干了18年,这种情况第一次遇到,年后及时囤货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于是,他联系车辆和米面生产厂家,及时补货800余吨。“即使联系了经常合作的司机以及米面生产厂家,但特殊时期一车米面拉回来的成本增加了2000元左右。”谭飞龙说,虽然成本增加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没地方囤放,自己早在2018年就建了600平方米的库房,今年刚好派上了用场,拉多少放多少。
对谭飞龙而言,疫情面前,一车货增加2000块钱成本不算啥,只要保证自己店里货物充裕,让十里八乡的乡亲购买无阻,自己就算做对事情了。(记者 樊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