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彭阳县的美术老师赵香莲在红河老家有个园子。
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
香樟、梧桐、玉兰等在这里张扬着生命的张力。树下,大丽花、白日草以及各色菊花绽放生命的华丽。花下,生菜、苦菊、茼蒿等蔬菜开枝张叶,奉献着生命的朴实。屋后,三茬种的玉米,陆续给一家人提供了两个月鲜嫩玉米棒。房前,豆角、葫芦、牵牛花的藤蔓缠在果树上、绕在木架上放肆攀升,仿佛能长破天。
暑期,赵香莲每天赏花、摘菜、做饭、看书、写字、画画,日子沾着泥土,过得诗情画意。上班期间,周末驱车20公里,回来陪伴患病的婆婆,星空下,听花草果树成长的声音。
种在大地上的画卷。
前些年,赵香莲把婆婆接进城生活,但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觉得不习惯,总嚷嚷要回老家。儿子出生后,赵香莲想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养成乐观向上大气的性格。
于是,赵香莲夫妇决定回老家打理荒芜的家园。修补破旧堂屋,翻新厨房,清除杂草,建造园子……一个泥路花墙的家园在他们手里慢慢成形。三年来,他们所有的节假日时间都花在园子里。春天,为了抓住花草树木及果蔬种植的最佳时机,他们经常连夜赶回来,挑灯种植。
把日子过出诗情画意。
邻居路过园子,惊奇地问:“你们家的破院子啥时变成这么好看了?”园子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们不信这是彭阳的农家小院,硬说是南方的园子。
美是可以传递的,赵香莲的美育在大地上扩散。村里的妇女们向赵香莲要了些花籽,撒在院子里,种在房前屋后,农家多了一些绚丽。朋友们看了,纷纷回老家打理老院子,赵香莲远程视频指导他们栽花种菜。
田园中的美育。
艺术来源于生活。
赵香莲希望更多人把荒芜的家园打造成花园、菜园、果园,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艺术来源于生活,赵香莲把她家园子画进了自己的画作,黄土地上的生命滋养了艺术感染力。(记者 王玉平 李东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