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记者从固原市彭阳县获悉,该县通过精准选将派兵,确保“人村相宜”,推动驻村帮扶工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赋能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孟塬乡草滩村是彭阳红梅杏主要产地之一。但因技术短缺,病虫害防治不当,该村红梅杏面临品质不高、销售不畅的困境。组织部门选派该县林业与草原局林业工程师陈克斌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从剪枝到防霜,从施肥到打药,陈书记就是咱红梅杏的‘专职保姆’。”该村果农虎正国说,如今红梅杏品相好了,今年卖了3万余元。陈克斌定期组织农户技术培训,还推动新栽植350亩庭院红梅杏,完成200亩红梅杏高接改良,实现千亩果园集约管护。今年,该村红梅杏产业带动农户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

“在炕头田间用算盘为村民们算收支,看得明白、算得清楚,大家更认可。”马守军说。
这样“人村相宜”的匹配并非偶然。“我们全面摸排各村在基层组织、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短板和需求,派出考察组深入掌握驻村干部人选的能力、特点和作风。”彭阳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为干部“精准画像”,按“需求清单”遴选最合适人选,实现“专业干部配产业弱村、党建能手配涣散村、经济干才配空壳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白阳镇余沟村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村民发展产业缺乏启动资金。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彭阳县支行的驻村第一书记马守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力守护村民的“钱袋子”。他带着在原单位用了多年的算盘走进农家,“在炕头田间用算盘为村民们算收支,看得明白、算得清楚,大家更认可。”马守军说。通过逐户摸排贷款需求,他帮助20余户村民争取到120余万元免息助农贷款,协调资金改善村部设施,并对监测户进行精准排查、动态管理,切实筑牢防返贫底线。“多亏马书记帮忙申请免息贷款,我们才能换新农机。”村民张玉梅说。
截至目前,彭阳县各级共向161个村(社区)选派427名驻村干部,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456件。(宁夏日报记者 常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