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彭阳城事
“脚下沾泥”+“乡音释法”
彭阳法院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2025-11-24 11:38:54   来源:宁夏法治报

  “咱们法官亲民得很,我腿脚不方便,他们就到我家里‘开庭’,真的让人敬佩。”11月18日,面对上门开庭的法官,当事人马某竖起了大拇指。

  村头审案化解箍窑纠纷

  在农村,箍窑是不少农户修缮住房的传统方式,可随之而来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也时有发生。2025年8月,草庙乡某村村民马某受雇给同村张某箍窑,作业时不慎从窑顶脚手架滑落,导致腿部骨折。原本常来常往的邻居,眼看就要因为此事闹僵了。

  彭阳县人民法院草庙法庭承办法官在走访案件时,发现马某拄着拐杖行动困难,决定把庭审设在家门口的村委会。11月18日开庭当天,工作人员搬来几张长条桌拼起简易审判台,鲜红的国徽稳稳挂在村委会屋檐下。

  消息传开,周边村民闻讯而来,或站或坐围拢旁听。法官没有一上来就念法条,而是先聊起农村箍窑的门道:“咱庄稼人箍窑都知道,窑顶搭架子得结实、踩踏板得稳当,雇主得把安全保障做到位,雇工干活也得留心。”同时结合民法典,用村民们熟悉的“箍窑安全规矩”拆解雇主的安全保障义务和雇工的注意责任。

  庭审结束时,法官就地开启“法治讲堂”,讲解“用工协议怎么签”“受伤后如何留证据”等法律知识,现场介绍彭阳县法院视频号的《普法小课堂》栏目,鼓励大家通过线上平台随时随地学习法律常识、了解典型案例,让法治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社区开庭敲响酒驾警钟

  不少人明知酒驾违法,却总抱着“不会被查”的侥幸心理。11月17日,针对这一问题,彭阳县法院刑庭把危险驾驶案件庭审“搬”进茹河街社区。

  被告人李某在聚餐时喝了白酒,朋友劝他找代驾,他却拍着胸脯说:“家就隔两条街,晚上交警少,肯定没事。”可刚驶离餐馆路口,就被执勤交警拦下,血液酒精含量检测结果为182mg/100ml,远超醉驾标准。

  庭审当天,社区居民满坐一堂。李某站在被告席上,低着头忏悔:“以为离家近不会被查,没想到法律面前没有例外,现在真后悔。”

  法官结合此案,现场帮大家算清“侥幸酒驾”的三本账:法律账。哪怕没出事故,醉驾也构成犯罪,要受拘役、罚金处罚;生活账。驾照会被吊销,留下案底还可能影响子女政审;安全账。酒精会麻痹神经,再短的路程也藏着致命风险。

  “以前总觉得‘倒霉才会被查’,今天听法官一算账,才知道酒驾根本没有‘安全期’。”旁听的餐馆老板刘先生说。庭审结束后,他决定在店里张贴“喝酒不开车”的提示语。

  驻点便民守护县域平安

  巡回审判不只是“办案子”,更要帮助基层解难题、强治理。彭阳县法院在6个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在12个乡镇设立“法官联系点”,并选派法官定期驻点。这些法官既是“流动法官”,受理群众的案件;也是“普法讲师”,为村民、商户讲法律知识;还是“调解帮手”,帮着村“两委”、调解员化解矛盾。

  在古城镇,法官跟着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共同化解土地流转里的纠纷;在孟塬乡,养殖户围着法官问“畜禽买卖合同怎么签才不踩坑”,法官一条条讲清楚风险点;在白阳镇,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防诈宣传,教老人识别诈骗套路,司法服务悄然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通过“脚下沾泥”的实干+“乡音释法”的温情,今年以来,彭阳县法院开展巡回审判28场次,覆盖所有乡镇及重点社区;现场普法惠及21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懂法守法,还学会用法。(记者 马琳 通讯员 马馨怡)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