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草庙乡周庄村种粮大户万效伟的玉米种植基地,一望无垠的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和运载车辆来回在田间快速穿梭,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万效伟是草庙乡有名的种粮大户,2021年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玉米和张杂谷种植,尝到甜头的他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今年万效伟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青贮玉米64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745亩,荞麦1050亩,糜子300亩,马铃薯300亩,种植区域涉及草庙村、张街村、新洼村和王岔村。
目前大豆和糜子已经完成收割,进入玉米集中收获期。万效伟算了一笔账,流转3000亩土地每年需要支付土地流转费30万,劳务费60万元,最多时带动30多人务工。
务工群众 赵树忠:我给万总从收大豆到收青贮收玉米,现在干了一个多月了,万总给我们一天开150元,还管吃管喝,我们每天十几个人给收玉米,收青贮,拾丢弃的玉米,还有用机械收玉米的,现在好几台机械收玉米,十几台车运输。我种的全是籽粒玉米,种了33亩,是玉米套大豆,现在我已经把大豆收了,玉米还没有收,给万总把青贮和玉米掰结束后再掰玉米,出来打工,对自己的庄稼没什么影响。
务工群众 曹红燕:我在万效伟这里打工两年了,一天130元,我从春季开始给地里覆膜,种玉米、放苗、追肥、除草,一年就这样干下来。他种得地也多,把玉米苗放出来以后就种洋芋,还有杂粮糜子和荞麦,他厂里6个工人一直不停,一年能干八个月,一年四季基本上有活干。我抽空把自己家的15亩地种上,再出来打工,还能接送娃娃,也有收入。
在玉米和青贮饲草料晾晒场,万效伟正在和拉运饲草的商贩洽谈销售事宜。万效伟说,现在种粮比过去方便多了,虽然自己种粮起步晚,也没有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但可以先租用,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订单销售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成本,规避了市场风险,提升了自己种粮的积极性,今年下来种粮纯收入能达到60万元以上,今后一定要把种粮这条路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