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彭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坚持“第一责任+首要任务”“网格管理+精准摸排”“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结果导向+跟踪督办”“围点控源+依法处理”等措施,凝聚合力,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末梢、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两口子之前经常吵架,多亏了你们三番五次上门调和,我改掉了酗酒的坏毛病,媳妇也没有啥怨言了。”12月13日,草庙乡米塬村村民杜某某握着社区民警的手感激地说。
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彭阳县不断整合基层力量“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近3年来,全县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1万件,调解成功1.0964万件,成功率99.67%。
“一核心三强化”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12月13日,走进白阳镇富阳路社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文化广场上,数十名群众正在休闲健身、娱乐聊天,一派和谐景象。“这几年,小区变化挺大的,楼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住得舒心了。”富阳花园小区居民韩奋虎说,无论谁家有困难,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不定期到居民家中走访,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及需求,更好地提供服务。
富阳路社区辖居民小区4个,常住人口2171户6846人,有社区工作者6名,专职网格员3名、兼职网格员10名。“为了打造高质量党建、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社区,针对辖区人口分布现状,发挥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等工作力量,分区域、分时段、分类型开展矛盾纠纷入户排查,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重点关注对象登记在册,开展分析研判,努力把矛盾防范化解在源头。”富阳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公永军说。
近年来,富阳路社区坚持以基层党建统领社区治理、以居民诉求驱动社区建设,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目标,坚持将“预防、建设、排查、调处、服务”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排查预防、强化多元调解、强化回访帮扶”的解纷工作法,全面提高服务群众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和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老年人在欢声笑语中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轻松又愉悦。”南苑小区住户杨生玉说。
富阳路社区与居民协商议事。
该社区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检验标准,建立完善回访机制,明确回访责任人和回访期限,建立回访台账,主动做到“三上门”服务。“社区有30名‘空巢老人’、40名‘留守儿童’,我们坚持把美德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把服务的情怀浸润在工作细节中,访百姓门,解百姓事,对重点残疾人员、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一对一’上门问需,提供养老医疗保险费、水电费用缴纳等代办服务。”富阳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郑彩玲介绍。
记者了解到,富阳路社区通过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延伸。今年,该社区共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回访帮扶活动13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0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6次,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1234”工作法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
“一个月前,有人称自己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接警后,我们迅速与群众联系,进行劝阻。”12月12日,彭阳县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所长赵登永介绍,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己任,让“反诈”堡垒更加坚固。
古城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堵点、难点、盲点”,推出“1234”工作法,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化解纠纷,为平安古城保驾护航。“一个功能型党支部总牵头,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了合力。建立专职和兼职两支调解员队伍;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根据化解的难易程度和风险等级,分别标注为红、黄、绿三色预警,建档跟踪管控;采取定期召开会议、强化警民联系等手段,为平安古城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赵登永说。
古城派出所民警动态研判化解矛盾纠纷。
古城派出所通过与村队干部、村民亲切交流,深层次了解民意,掌握群众诉求、思想动态,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线索,对常见的矛盾纠纷归类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切实做到苗头早发现、情况早掌握、动态早研判,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就地化解。“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很多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的,在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老党员的调解下,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古城镇皇甫村党支部书记马学会说。(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姬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