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阳县红河镇韩堡村的蔬菜大棚里,手机支架与育苗盘共同构成了新农人——马有龙夫妻俩的“生产工具”。3月25日清晨,36岁的关小兰架起直播设备,向1.2万粉丝展示辣椒苗健壮的根系,“云端”接单的同时,也带火了乡村振兴的新业态。
2022年,马有龙、关小兰夫妻俩抓住蔬菜育苗市场机遇,投资租赁两栋大棚开启创业。初期因技术薄弱,辣椒种子因湿度失控霉变,出芽率骤降;更因缺乏客源,价值每盘13元的菜苗滞销严重。面对困境,这对“农业小白”白天向老农学湿度调控,夜间上网钻研育苗技术,将生产全过程拍成短视频试水网络营销。首条育苗短视频意外斩获70万播放量,带来首批网络订单。尝到甜头的夫妻俩将直播镜头对准菜苗根部特写:“根系要像姑娘的麻花辫一样密实”等鲜活解说,让技术可视化。如今,粉丝通过直播弹幕咨询种植要点,老客户复购率达85%,夫妻俩育苗规模也扩展至10栋大棚,年销售辣椒、西红柿等菜苗超200万株。技术创新与营销突破形成双轮驱动:通过温度湿度智能监测系统,出芽率大幅提升,采用“线上预售+线下指导”模式,销售半径从固原辐射至甘肃、陕西等地。今年预计育苗收入突破20万元,并带动周边8名村民参与分拣、打包,人均月增收3000元。
这对“左手握锄头、右手点屏幕”的新农人,正以数字技术破解农业产销难题。镜头里,关小兰捧着辣椒苗笑称:“小菜苗连着大民生。”随着5G信号覆盖黄土高原,越来越多的“马有龙们”正在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流量成为“新农资”,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记者 王建保 梁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