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走进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一栋崭新的红砖蓝顶彩钢瓦房映入眼帘,孟塬乡中蜂养殖协会、山旮旯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固原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等牌子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屋舍四周,一个个蜂箱“穿”着“黑棉袄”,沿墙根一字排开,静“等”春暖花开。
陈泽恩靠养蜂带富乡邻
“现在是中蜂的春繁期,要人工喂食花粉,为蜂王和幼虫提供足够的营养,以增加蜂王的产卵数量和质量……”疫情期间,不能出门的陈泽恩没闲着,每天早晚在“快手”上做着直播,与全国蜂农一起交流、分享养蜂心得,销售自家产的蜂蜜。
作为小石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代表,“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陈泽恩对于贫困的记忆刻骨铭心。“家里生活困难的程度,在村里能排上名。一切开销就靠父亲种的几亩地。有好几次我都想辍学去打工。”
出生不能选择,但如何更好地生活让陈泽恩有了选择——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勤奋苦读,2011年,陈泽恩考入重庆三峡学院美术系。走时没带一毛钱的他,凭着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还成立了工作室和同学合伙开办了园林景观工程公司。
2015年大学毕业,当同学们四处找工作时,他却怀揣着挣来的30多万元,放弃了经营良好的公司,坐上了回家乡的列车。
“大学毕业,正赶上党的扶贫好政策,我就决定回来,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说起当初返乡的原因,陈泽恩语气坚定。
“我家养蜂一年能挣五六十万元。”大学期间与舍友的这句闲谈,让陈泽恩萌生了回家乡养殖中蜂的想法。
退耕还林还草对生态的改善、温热的地方小气候、小石沟村养土蜂的传统……都为发展中蜂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陈泽恩信心满满,可到村里一动员,乡亲们根本不买账。
“养蜂挣的是五分财,命里钱,根本靠不住。”
“养蜂吃个嘴头还行,靠它致富简直是开玩笑。”……面对大家的质疑,陈泽恩当众拍起了胸脯:“我先干”。为了实地察看,他不远千里带着父亲去都江堰同学家取经。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拉肚子,睡不着。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三个月后,他们学成归来。说干就干。先将自家几十窝土蜂“活框”改造,再购进80箱中华蜂,当年纯收入就达10多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陈家儿子养蜂赚了大钱”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遂即,乡亲们的脚步差点儿踏断了陈家的门坎。
传技术、授方法、讲经验,很快,村里365户人,103户养起了中蜂,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
“当年村里就养了1300多箱中蜂,按照每箱产蜜20多斤、每斤80元计算,年产值200多万元,提供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元。”小石沟村党支部书记陈万银仔细算着账,“关键是养蜂不费体力,很适合留守在村里的妇女、老人经营。”
陈支书这话不假,养蜂实实在在为村里劳动力缺失家庭带来了实惠与希望。
樊世有尝到养蜂的甜头
身患肝癌、现年56岁的樊世有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四年前艰难的日子,樊世有忍不住抹起了眼泪。2013年,他被查出肝硬化,当时正供着4个娃娃上学,没钱更没时间治疗的他仍四处忙着打工,2015年恶化为肝癌。屋漏偏逢连阴雨。因未购买大病医疗保险,一个月近2000元的高额医药费,让这个生命垂危的男人万念俱灰,在全家举债坚持治疗一年后,他执意选择放弃,“这就是个无底洞呀!不能让我的病把一家人的生活给拖垮了。”
就在樊世有一家陷入绝望时,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惠及乡里。2016年,樊世有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帮扶干部援助为他解决了看病吃药的后顾之忧;产业扶持、贴息贷款,政府补贴6000元,他花1000元购买了10箱中蜂;5头牛犊“乔迁”进了新盖的牛棚……当年,仅养蜂收入近2万元。2017年,樊世有一家光荣脱贫。
如今,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当兵转为士官,上高三的小女儿正忙着备考,家中鸡满圈、牛哞叫、蜜蜂嗡嗡,住在政府免费改造的新房里,樊世有满心感激。前不久村上又帮他申请了一份公益性岗位,每月1000元的津贴让他干劲更足了,“现在我的病情也稳定了,今年准备再贷点款,让牛棚里住满牛,再添几箱蜂,这样下来一年就有近8万元的收入,离小康生活真就不远了。”说到未来的日子,樊世有脸上乐开了花儿。
同样,尝到养蜂甜头的还有虎秉俊、张彩琴老两口。2016年,受陈泽恩的带动影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虎秉俊买了两箱中蜂,却不想遭到妻子的反对,“陈泽恩是大学生,会养蜂,可你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能和人比。”
抱怨归抱怨,66岁的虎秉俊还真敢比。每天往陈家跑,勤奋、好学的劲儿一点不输年轻人。精心养护,一年下来,两箱蜂繁殖成八箱蜂,纯收入一万多元。
2017年,10箱蜂又扩大到50多箱,虎秉俊被评为“固原市养蜂示范户”。
看着院子里忙碌飞舞的小蜜蜂,张彩琴一脸欢喜,“真没想到坐在家里养养蜂,既不耽误干活,又不影响带孙子,还能挣这么多钱。幸亏当初没挡住老伴。”
作为孟塬乡2017年脱贫销号示范村,小石沟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让小蜜蜂发挥了大作用,不仅帮助村民脱了贫、致了富,还为小石沟村“摘”来了全国“一村一品”养蜂示范村的殊荣。(记者 王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