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一段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海情谊已延续二十九载。随着第十三批援宁工作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新一批援宁工作者已接过接力棒,继续在固原这片热土上书写闽宁协作的崭新篇章。
历经多年携手共进,闽宁协作在固原早已超越最初的经济帮扶与单向“输血”,逐步转变为涵盖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深度融合的双向互动与自主“造血”,结出累累硕果。
技术引进转为融合创新
初秋时节,在彭阳县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大棚里放满了菌棒,工人正熟练地采摘菌菇。
占地300亩的彭阳县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全区唯一以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园区,是彭阳县与福建省结对帮扶县区开展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闽宁29年协作的缩影之一。
“在福建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建成了液体菌种自动化制包生产线,年产各类鲜菇1000多吨,产值1200多万元。”彭阳县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祁登荣介绍,园区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00余人,租用当地43户农户土地,带动当地40多人长期务工。
闽宁协作的优势不止于此。厦门、彭阳两地坚持互利共赢,立足彭阳独有的资源禀赋,抓实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彭阳县红梅杏、朝那鸡等特色产业均得到了蓬勃发展。
六盘山下,药香馥郁。隆德县温堡乡前进村中药材育苗基地里,黄芪与党参长势喜人。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恒介绍:“这些优质种苗,是闽宁协作资金支持下规模扩大、科学管理的成果,为后续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累计投入闽宁协作资金超2000万元,创新打造‘中药材+林下经济+科普科研+休闲康养’融合发展模式,这一举措有效激活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福建援宁隆德工作组组长刘钟说。
以闽宁协作为纽带,隆德县锚定“康养隆德”目标,推动中药材产业集群化发展。近年来,成功引入5家中医药制造企业入驻闽宁协作六盘山工业园区,2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其中,隆德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紧抓“药食同源”机遇,积极拓展“药材+食材”融合路径,开发出黄精液1号露酒、原芪参颗粒等产品,赢得市场青睐。
今年1月,隆德县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了厦门大学教职工年货节、闽宁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促成5家“隆德有礼”专营店授牌、6家企业成功签约,签约金额3200万元,为两地经贸协作架起坚实桥梁。
在冷凉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肉牛养殖等固原特色产业领域,一大批优质福建企业贡献着技术支撑、市场对接等产业协作力量,以产业振兴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强劲动能。
单向输送迈向多维发展
“这里的工作环境、待遇都不错,公司提供食宿,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我们,就像家一样。”来自原州区中河乡的“95后”小伙马晓冬说。今年初,他与妻子马丽红搭乘包机赴闽,就职于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新的工作与生活。
多年来,依托闽宁协作平台,一批批固原务工人员前往福建,在新岗位上实现人生跨越。闽宁两地的人才协作模式也从“就地取‘才’”逐步升级为“就地育‘才’”。
2018年,“娘家”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福建飞毛腿集团在原州区建立技师学院。7年来,毕业生实现100%稳定就业,被国务院列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扶志扶智模式典型案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典型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医疗领域的协作同样亮眼。西吉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入围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先进典型案例,标志着医疗帮扶从设备支持、技术传授向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转变。市人民医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成功签署《“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并正式成为“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闽宁协作中的人才交流不再是单向输送,已成为双向培养与成长。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已选派449名专技人才来我市帮发展、促振兴,借助闽宁协作资源举办订单班、冠名班、新型学徒制班等,定向培养技能人才;我市选派101名专业技术人员赴福建学经验、强本领。
双向奔赴深化共建共赢
闽宁协作资金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启动了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包括闽宁协作资金1000万元。项目全面提升了双泉村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成为闽宁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今年,自治区下达固原市400万元闽宁协作资金,用于科技示范基地改造、农文旅宣传推广和人才培训三大项目。其中包括食用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设施升级、闽宁共建城市书房建设,以及“数媒赋能”融合推广活动等。
在司法领域,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福建省多地法院建立了对口交流机制。去年初,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派出代表团赴福建学习考察智慧法院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先进经验。福建省多名法官也来到固原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将沿海地区的司法理念和创新实践带到固原。
两地法院还建立了典型案例交流分享机制,通过相互借鉴裁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双向司法交流合作,不仅提升了两地法院业务水平,也为固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年来,固原与福建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且深入。固原党政代表团每年都要结合“固原所有、企业所需”,带着“当家好物”去福建做推广、与企业家座谈,聆听他们对来固投资、发展的意见建议,推动两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架桥山海间,飞向更高处。29年来,“闽”和“宁”始终同心同行。
如何在新征程上推动闽宁协作行稳致远?如何在更多领域开拓创新、实现共赢?今年8月底,福建省第十四批援宁工作队发起闽宁协作“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面向全社会,内容涵盖协作新模式、产业发展新动能、民生福祉提升、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问需求、探路径,工作队真诚、精准地“发问”,只为点亮闽宁协作更好的未来。
山海不远,未来已来!走过29年,闽宁协作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山海激扬中谱写新篇章。(记者 张鑫潼 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