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图片头条
年的地道味
2024-02-09 10:12:22   来源:宁夏日报

  龙年新春,塞上大地炊烟袅袅,浓郁的年味氤氲在每一个家庭,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味儿扑面而来,走南闯北的游子、学子们返乡,迎接他们的是那些“地道”美食。家乡味,回味无穷,唇齿留香,年的滋味扑面而来。本期《宁报视点》对我区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地道”美食进行梳理,以人物故事呈现如何将其通过煎、炸、蒸、煮等环节制作成地方特色美食。

  韦州馃子

  年关里的稀罕

  在彭海明眼里,小时候但凡家里来重要客人,第一件事就是炸馃子。

  和面、醒面、切条、切型,苏风双和姐妹们忙着制作馃子。

  临近年关,灯笼、装饰品、福字、中国结和琳琅满目的糖果、干果、肉制品都很抢眼,选购年货的群众络绎不绝。在外求学、务工的人陆续回到同心县韦州镇,古城街巷和年货市场上张灯结彩,置办年货的人来来往往,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吃馃子了吗!”过年回家,你最难忘的味道是什么?对于韦州人而言,是穿过市井街巷,绕过熙攘人群,品鉴咀嚼一口家乡特有馃子的醇香和甜蜜。

  2月4日7时,韦州镇光礼烤饼店店主苏风双便开始忙碌起来:和面、醒面、切条、切型……整整一上午,她都在案板前不停重复这些动作。14时,苏风双端着两盘刚做好的馃子走到油锅前下锅。油温渐高不断冒泡,周围溅出一圈圈白色油沫,馃子的香味在空气里飘散。“全国独有的美食。外地同事都喜欢吃这一口,这次给他们再带上几个馃子。”韦州镇居民彭玉奇扫码付款时念叨着。

  苏风双是韦州馃子文化传承的探路者。“18岁时第一次做馃子只觉得好吃。2013年时,发现做馃子的人少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失传啊。”从外婆到母亲再到苏风双,三代人的传承,多了一份责任和坚守。为了给韦州留下特色味道,她11年如一日,每天炸400个到500个馃子,今年已预订5000多个馃子。“只要能把韦州馃子的那一口老味道宣传出去就不嫌累。”

  韦州馃子由于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会做的人越来越少。韦州馃子据传说已有400年的历史,没有文字和史料可查,当地老百姓代代口口相传,最早是人们出远门经商或运输驼队等,因为路途遥远,沿途吃饭不方便,便制作出这种携带方便,长时间保存不变质、食用方便、香酥可口的食品。目前,只有韦州镇的韦一村、韦二村、南门村、马庄子村、河湾村等地人会做这种独特的食品。

  从寻常百姓皆可做,到寻常百姓不常做,再到寻常百姓可购买。在这期间,一批传承人的情怀是必不可少的。

  “不上馃子不行事,不嫁丫头不娶媳妇子。”这是72岁的彭海明眼里韦州人的仪式感。从他小时候起,家里但凡来重要客人,第一件事就是炸馃子,这也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一代代韦州人对馃子重要性的认知。彭海明的女儿彭彩娟开了一间欣楠烤饼店,临近年关,来自广东、浙江、江苏、内蒙古的订单就没停过。过年存不住货,是群众对这道地方特色美食的偏爱。

  制作馃子时,先用甘草水、红枣、白糖、蜂蜜、牛奶熬制汤水,然后用熬好的汤水、小磨胡麻香油、鸡蛋按适当比例配制好和面,面要和得不软不硬,和好的面装进袋子,把袋子放在案板上进行反复压揉,反复压揉面团让各种食材味料充分混合。制作时,先切成大块剂子,每个剂子再切成三瓣,剥开、压平、擀匀,样子看上去像带提手的锅盖,故名“韦州锅盖梁子”。香、脆、酥、甜的风味背后,是韦州人的多味人生。

  在彭彩娟的记忆里,“馃子是韦州特有的稀罕美食,谁家炸馃子就代表着家里遇到红火事儿了。从小就知道谁家行事回来肯定带馃子。”那时压面的杠子是松木椽子,现在大多用钢管或者铁杠,每组由两名年轻力壮的小伙骑在铁杠的两头,有节奏地进行跳动翻压。再用刚烧开的滚水和面,保证面的硬度。面压的次数越多,馃子的质量就越好,味道就越鲜美。于是,彭彩娟在传承技法的过程中,在传统配料和压面手法上进行创新,使纯手工面食可保质半年之久。“一个馃子15元,今天做了500多个馃子全部订完了,有时候不够,夜里还得加班做。”做馃子时间久了,她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地人爱吃馃子梁,那是糯软香甜的感觉。本地人爱吃馃子底的边,味蕾有一种酥脆感。”

  “中国只有韦州有馃子。”这句彰显当地人的饮食文化自信的口头禅,是逢年过节占据C位的家乡味道。馃子是韦州的特色面食,是家中遇大事的重视感和仪式感,也是在外地打拼逢年过节回家的第一口乡愁。“在广州、浙江、义乌等地务工的韦州人有3400多名,在国外做对外贸易生意约110人,韦州馃子不仅成为线上销售的热门礼品,更随着在外打拼的韦州人走出了国门。”韦州镇党委副书记张晓迪说。(记者 苏峰 见习记者 杨玉瑛 实习生 马 磊 文/图)

  黄渠桥羊羔肉

  “舌尖上”的魅力

  黄渠桥羊羔肉。

  2月5日,走进平罗县黄渠桥镇109国道旁的福荣羊羔肉餐厅,食客石文海携家人从相邻的内蒙古乌海市专程赶来,品尝这一道10余年未曾改变的美味佳肴。

  “马上就过年了,我和家人特别想念这个味道。趁着大家都放假,专门过来吃这顿团圆饭。”石文海说。多年来,这里因爆炒羊羔肉而声名远扬,爆炒羊羔肉也因黄渠桥而誉满天下。一盘羊羔肉,何以有这样的魅力?

  福荣羊羔肉餐厅负责人冯万荣和王秀梅夫妻二人自1993年开店以来,30余年间,店铺从几十平方米扩展到上百平方米,菜单也逐渐变厚,来往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

  “最开始,我们是做烩肉的,但是长时间只有一道菜对于顾客来说少了新鲜感,所以,我们也在与时俱进。”冯万荣说,福荣羊羔肉餐厅地理位置好,处于国道边,路过的货车司机为这里增添了人气。这些在天南海北工作的司机也是地道的食客,不同的地区口味不同,在饮食上他们也会有独到的见解。

  “我们也是听取了司机的建议,在不断地改进中,才有现在的黄渠桥羊羔肉。”冯万荣说。

  众所周知,黄渠桥羊羔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其精髓就在于“正宗”。“原料要选择紧靠黄河岸边吃青草长大的两三个月、15斤至20斤重的羊羔。”福荣羊羔肉餐厅的王秀梅“掌勺”多年,在制作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多年来,这份美味早已成为黄渠桥镇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养殖业、饮食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如今,这道菜是餐桌上少不了的年味儿,也是一抹年少时的回忆,甚至是一缕乡愁。这份不变的情意,才是黄渠桥羊羔肉“地道”的根源。(见习记者 徐琳 彭斌 文/图)

  卷帘拼盘

  拼出“至尊”年味

  卷帘拼盘。

  谈起中卫的特色菜,不少“老中卫”都会脱口而出:卷帘子。它独具地方特色,风靡百年而经久不衰。

  “在乡村宴席很流行,逢年过节、办酒席,卷帘子通常是第一个出场的头牌菜。”中卫人老莫的爷爷曾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大厨,他从小跟着爷爷到处做酒席、吃酒席,对卷帘子印象深刻。

  “这是一道传统精品凉菜拼盘,五颜六色、层层叠叠又口感鲜香浓郁。不过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家庭一般不做这道菜。”老莫说,爷爷曾告诉他,卷帘子在中卫流传好几百年了。上个月,老莫参加一场乡村宴席,再次品尝到了卷帘拼盘的美味。人们吃着卷帘子,讲着老故事,聊着新生活,惬意而喜庆。

  在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随着春节临近,冬季乡村旅游渐入佳境。该村的一大特色就是长期推出中卫传统乡村流水席,首道菜就是卷帘子。

  “今年的乡村流水席年夜饭,已经预订了30多桌。”冯永新是何滩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拥有20多年经验的乡村大厨,“每次制作酒席菜品,卷帘子必须提前一天制作90%的进度,否则酒席当天制作不出来。”

  因其造型美观,荤素搭配、风味别致,这道至今风靡中卫乡村的菜品也早已走进城市餐厅。中卫市沙坡头区一餐厅厨师丁杰认为,这道菜采用“拼”的手法,其实是体现“和合”唯美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富贵满堂、事业兴旺。

  传统文化总是充满无限魅力。冯永新表示,传统美食文化承载着地方的历史和人文特色,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记者 王文革 文/图)

  彭阳“十大碗”

  串起年的记忆

  食客品尝“十大碗”。

  “每一种菜,在集市都可以找到;每一种肉,都可就地取材。”2月6日,随着春节临近,彭阳县交岔乡村民曹兵赶大集,为一家人准备团聚宴席食材。精心挑选的“月子鸡”、黄牛肉、羊羔肉、大缸酸菜、萝卜干等本地特色食材,购回后,经过炸、煮、烩、蒸,做成十道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的佳肴,再用大碗装盛,串起了属于家乡的味道,寓意十全十美。

  “十大碗”是彭阳人逢年过节、喜事临门时招待亲朋好友的最高礼遇,也是彭阳人心中乡愁的牵挂。“一羊一鸡二肘三白菜、四红肉、五菠菜、六酥肉、七黄花、八小红、九豆芽、十丸子,这十碗的顺序不能变,就像我们传统的礼节代代相承一样,一碗有一碗的象征,一道菜有一道菜的意义。”彭阳县茹河度假村农家乐负责人安海燕说。

  时过境迁,曾经少数富裕家庭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奢侈品”,如今成了彭阳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味,而这道年味也不断在传承中守正创新,不断推出新菜品迎合着更多人“挑剔”的味蕾。“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十大碗’进行了改良,配菜更加丰富,烹饪方法更加精致多样,也适合更多人品尝。”为了留住心底的味道,陈伟拜师学艺,成为一名厨师,并在传承中守正创新,不断推出新菜品。

  “回家过年吃上这么一口才叫完整的年。”居民王斌说起记忆里的年,“十大碗”必定占据一席之地。“十大碗”在彭阳人心里已经不仅仅是几样菜、一桌席这么简单,而是心底的“年味”,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细丝,一头牵着归乡人的心,一头拉着家乡人的手,不论身在何处,“十大碗”摆满桌子的那一刻,便是亲情、乡愁、年味的归处。

  蕴含在“十大碗”里的乡愁,是每一个归乡游子过年的期盼。(见习记者 李昊斌 文/图)

  同心汤碗子

  盛满乡愁情结 

  香气四溢的汤碗子被端上餐桌。

  品尝汤碗子的小食客。

  2月5日,同心县的街头巷尾年味儿越来越浓。

  徜徉在同心县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美食的香味,一道道独特的菜肴芬芳扑鼻沁人心脾,令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大快朵颐。

  在2800多平方米的同心县德益楼饭店,返乡的游子和学子们齐聚一堂,参加一场特殊的“汤碗子宴”。这场宴席,是当地青年杨军正在招待宾客和返乡的亲朋好友。饭店负责人罗永龙“化身”监工,和厨师长以及员工忙着烩制一碗碗汤碗子。

  罗永龙介绍,汤碗也称汤碗子、烩菜。始于什么年代,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只是人们代代口授相传,流传至今,形成了现在的传承延续。依据传承人的年龄推算,至少应该有150年的历史。“自从立春后,每天烹制近1000碗汤碗子,顾客有15%左右是外地返乡人,这口家乡的味道里面有乡愁的情结和乡土文化。春节里的那一口地道,是暖胃的汤碗子。”

  汤碗子一定是用牛骨头熬出的汤,将青萝卜,豆腐等配菜切成菱形方块,豆腐和青萝卜用水焯一下,木耳开水泡发,葱花香菜切段待用。粉条事先开水焯软,放入切好的豆腐、清粉、木耳、粉条、萝卜,最后放入酱油、盐等辅料,开火让烩菜滚一会儿。盛出烩好的菜,在烩菜最上面放置事先蒸好的肉丸子,切片的上等的牛肉片,一碗具备中华传统文化、香气四溢的汤碗就出锅了。”

  “在同心县,走南闯北的游子们心心念念的一道特色美食就是汤碗子,那是家中有大事喜事时招待亲朋好友的‘硬菜’。今天是我从广州务工返乡的第三天,有朋友招呼大家品尝‘汤碗子宴’,吃上一碗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的汤碗子,感觉美咋咧。”务工青年李自强告诉记者。

  参加汤碗子宴席的学子王生明说,同心汤碗子独特的口味赢得了大众青睐,每人一碗单独用餐、清洁卫生,非常符合人数众多时分餐食用。

  开餐厅30余年的罗忠国告诉记者,同心汤碗子之所以盛行,因为经济实惠,有牛肉片、肉丸子和各种蔬菜,一碗38元至40元。10人用餐,每人一碗汤碗子,外加各种干果、水果和面点,消费下来不到500元。其次,汤碗子是宁夏南部山区传统技艺的发源地,对研究当地民俗饮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寻找年味里的“地道”,暖心暖胃的同心汤碗子,动人的故事总是直抵人心。(记者 苏峰 杜晓星 见习记者 杨玉瑛 实习生 马磊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