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旅游
刘粉金:我要把刺绣这门技艺传下去
   来源:彭阳广电

  刘粉金,宁夏彭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刺绣传承人。多年来,她以布为纸、以针为笔、以线为颜料描绘多彩世界,鲜艳的花线、柔软的布料在她的手里,经过打磨都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1.jpg

  “刺绣是件很枯燥的事,一件作品经常耗时数日甚至数月。”刘粉金说,从准备绣绷、真丝绣线,到抽线、批线、分丝……往往花费一天时间,只能绣指甲大小的图案。她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并坚持艺术创作、创新。目前,作品已涉及近百个种类。

  现年54岁的刘粉金给人的印象清秀端庄、干净利落,快言快语。13年从彭阳县职业中学成人刺绣学习班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拿到了人生中梦寐以求的大学专科文凭,更坚定了自己走非遗传承之路的信心和决心。现在刘粉金是自治区妇女手工协会会员,固原市刺绣协会会员,固原市编织协会会员,彭阳县级刺绣非遗传承人。

2.jpg

  刘粉金刺绣特点是:精,细,匀,顺,洁。风格独特,图案朴实,绣工精细,细节上丰富立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传承意义。近几年来,在领导、老师及家人的扶持鼓励下,刘粉金认真学习刺绣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艺。业余时间她还担任了精准扶贫和就业贫困村姐妹们的老师。近年来刘粉金在固原市各县区举办刺绣培训班50多期,培训学员、基层贫困妇女4000多人,她说:“现在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一些妇女闲在家里,让她们都学会刺绣技艺,少的每月有数百元收入,多的可达三四千元。”

3.jpg

4.jpg

  刘粉金的刺绣作品非常注重当地文化元素的融入,构思奇巧,色彩艳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处处凸显家乡的独有特色。她创作的刺绣作品《家乡的红梅杏》获首届宁夏女职工手工艺制作大赛创意一等奖。《春耕图》获固原市首届妇女手工技能大赛二等奖。刺绣作品《梅兰竹菊》《彭阳梯田》《抗疫一线》等作品分别在彭阳县“两个带头人”手工艺作品大赛、庆祝建党100周年民间手工艺品大赛中获奖。

5.jpg

  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民间刺绣也同样面临着从业人员老龄化的尴尬。为了让民间刺绣被更多年轻人接受,2011年开始,刘粉金又把刺绣课搬到了县职业中学。在刘粉金轻柔的教课声中,孩子们开始了解刺绣知识,体验非遗之旅。

6.jpg

  上课之外,刘粉金也尝试让刺绣作品走市场,设计研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这在她看来是非遗延续“生命”更好的方式。近些年她的几十幅作品陆续被收藏家、爱好者作为珍品买走。

  妙手丹青绘成景,一针一线绣“乾坤”。刘粉金对于刺绣的挚爱是发自内心的。她说,一门优秀的艺术门类,贵在传承,作为传承人,我要将刺绣非遗这门技艺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将家乡一个个文化风景连成片,从而形成诗意的彭阳美丽乡村非物质文化品牌,让每一位看过自己刺绣作品的人都能够找到久违了的乡情,找到童年的记忆。

【编辑】:张玉婷
【责任编辑】:张玉婷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