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旅游
彭阳,慰藉心灵的小城
2024-07-25 12:21:28   来源:固原日报

  不知不觉住在小城已经十七个年头了。逐渐融入并成为小城中的一分子,离不开辛勤的努力。我目睹了小城的变化,就像一个人经历不同的年龄段一样,小城也在经历着它的发展。刚工作的时候,我被分配在乡下,一周与小城打一次交道,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对它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似乎始终有一种牵绊。坐着熟悉的班车来来回回,每一次到城里匆匆地购买一些日常用品,接着又回到乡下去,像候鸟一样不停迁徙,寻找着栖息的乐园。

  那时候的小城真的很小。在两座大山之间,一条贯通东西的主街道将一座城一分为二,在主街道两边矗立着几栋代表性的建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百货大楼和商业大楼,隔街相对,高四层,除了住宅楼外,算是小城里最高的楼了。这里也是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人们到这里购买一些各自需要的东西,而且大多数是农村人,他们都赶周六周天去,因此这里常常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街道的对面就是一排红柱子楼,说是楼其实也不算,只有两层高,那是一排饭馆,农村人买好了东西,在这里吃一碗炒面、歇一歇脚,就回家去了。除此而外就是一排排沿街小店,大多数都是一些便利店。城里还有两所高级中学,这算是小城的教育重地,大多数农村的孩子都希望能到城里去上学,以满足他们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愿望,也是农村孩子走进高等学府的阶梯。小城的中央有一个开放性的公园,公园里栽种着松柏等常青树,还有一座假山,一股清水哗哗地流淌着,有点“小江南”的韵味。因为黄土高原上缺水,有了这一股水,就显得格外有生机。这是供人们休闲纳凉的地方,还有人与假山合影拍照。小城也被一条大河隔着,河叫茹河,说是河,其实就是排洪沟,平日水很少,附近的人经常在这里饮牲口。只有发洪水的时候,才能见到山洪形成汹涌的波涛,既恐怖又壮观。河的对面是农村,人们耕田种地,每天能听到鸡鸣犬吠,小城被田野包裹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砖瓦房破烂不堪。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那些破旧的砖瓦房被拆了,建设成为新的高楼,空闲的地方建设成了广场,人们便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街道也拓宽了,河道被治理成湖泊,有了一坝坝清水,各种水鸟陆续留宿栖息。河的中间架起了桥梁,河对岸的人家再也不需要踩着列石过河,他们进了城,做起了买卖,成了城里人。一座山城,经过改造焕发出城市的模样,成为一座依山傍水之城,显得更有精神,点燃了乡村人的希望和梦想。

  后来,我调进城里,有了新的工作岗位,成了这座小城里的一员。每天上班下班,再也不用奔波于小城与乡村之间了,可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一点点地熟悉这里的角角落落,在一步步追寻中了解了更多。它的原名不叫彭阳,而是叫朝那古城,是一个历史上没有断代的历史文化之城,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的足迹,每个朝代都遗留下或多或少的文物,仅博物馆陈列的就多达七千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二件,每一件都是这座小城历史的见证。

  如今的小城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就像黄土高原上的一处世外桃源,被百万亩山桃生态林包裹着,被百万亩梯田簇拥着,被千万年的历史承载着。以楼房为骨架,以道路为血脉,以绿色为容颜,将小城装饰得格外隽秀,成为辽阔大地上的一道人工画廊。经济发达、商业兴盛,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商贾南来北往,互通有无。

  每每闲暇,或散步在健身步道或走在大街小巷,总感觉到小城已经成为心灵的慰藉。身处西北小城,我与它相依相偎,它不但容我安身立业,更多的是陪我一路成长。(刘喜臣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