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彭阳县古城镇各族群众齐聚皇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作美食,体验民俗,共度佳节。
活动现场,店洼村的妇女们围坐在长桌旁,巧手翻飞间,翠绿的粽叶裹着雪白的糯米和红艳的枣子,很快变成一个个粽子。“粽叶要压紧,米不能放太满,否则煮的时候会开口。”村民们边包边交流心得。另一侧,任河村村民正忙着制作馓子、油香等传统美食。“要想馓子的品相好,和面是关键,烫水软面才能起小泡。”62岁的马福成一边说一边手法娴熟地演示着。只见他双手持木杆,在油锅中灵巧翻动搓好的面,金黄色的馓子很快出锅,香气四溢。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妇女们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五彩花绳,皇甫村的花儿传承人海生满即兴演唱,高亢悠扬的曲调引来村民围观聆听。乒乓球接力赛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古城镇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起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图景。2023年,皇甫村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花儿声中包粽子、做油香、盘馓子,我们希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让民族之花常开长盛。”古城镇党委组织委员李瑾说。(见习记者 黎乐乐 记者 鲁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