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绿色生态、古色历史。冬日,彭阳的美依然厚重,色彩依然绚丽,让人看在眼里,刻进心里。
长城村,彭阳县一个普通的村庄,因横亘村境的战国秦长城而得名,因红军长征路过这里而出名。
在城阳乡长城村的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游客郝冬梅仔细浏览着一件件红色老物件。“第一次来这里,一件件实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感人至深。”郝冬梅说。
1935年10月8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进入彭阳县,红军沿战国秦长城登上长城塬,夜宿乔家渠村民乔生魁家。在简陋的窑洞中,毛泽东写下《长征谣》,后修改为著名词篇《清平乐·六盘山》。红军暂住长城塬的日子里,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干农活;村民把口粮分给红军吃,在当时水贵如油的长城塬上,把井、泉、涝坝水让给红军饮用……留下了一段段鱼水情深的故事。
彭阳是一片红色热土,先后有多支红军队伍过境并开展革命活动,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浸润着彭阳的底色,吸引着像郝冬梅一样的游客,也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依托“红色+”,彭阳县高标准打造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红色教育2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小岔沟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中共红河地下支部旧址、中共小园子地下支部旧址3个红色教育基地,建成乔家渠、小岔沟、任山河3个红色旅游景点。以红色旅游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推动旅游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在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对面,乔家山庄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
2015年,借文旅业发展东风,村民乔德芳的小儿子乔发在这里办起了“乔家山庄”农家乐。如今,78岁的乔德芳也一直留在儿子身边帮忙。
前段时间,因家里有事,村民韩勇特意来订餐,提起乔家山庄,韩勇赞不绝口:“饭菜味道可口,价格实惠。”乔德芳说,来长城村旅游的人多数都在这里吃饭,村里的婚丧嫁娶也在这儿,一天忙得很,尤其是每年山花节前后,生意最好。
在黄土地上绘制“富春山居图”,是彭阳最鲜亮的底色。近年来,彭阳县坚持生态、旅游、健身“三融合”,打造金鸡坪、嘛喇湾等5个梯田景观点,茹河瀑布风景区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新打造“一园、两山、多点”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拓宽文旅发展新业态。
这个时节,到彭阳旅游,很多游客都愿意去城阳乡杨坪村的茹河瀑布风景区。寒冬凛冽,飞流直下的瀑布因为结冰形成了一面巨大的冰瀑,壮观而震撼,这冰瀑奇观美得不可方物,吸引诸多游人一览真容。
由于地壳变化和河床运动,茹河瀑布风景区形成了2处落差9米以上的连环瀑布和幽深狭长的茹河石峡谷,瀑布下游峡谷长约3公里。作为彭阳县“两河”流域百里画廊的核心景区,目前,景区已建成停车场、道路、游客中心、小吃一条街、红梅杏采摘园、观光体验园等。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杨坪村则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过去,杨坪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务工、种植、养殖。这些年,游客多了,村里发展的路子也广了。”杨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玮说。近年来,彭阳县在杨坪村投资建设茹河文化园、儿童游乐场,并招来企业在杨坪村建起茹愿山庄民宿、卡丁车游乐场、采摘园等,多种旅游项目齐发力,不仅让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也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过去,村民在路边摆摊售卖小商品;现在,村民建农家乐、打造精品民宿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从文旅产业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多年前,村民安海燕看中商机,开办了农家乐。“生意最好时,一年毛利润过百万元,四季游客不断。”安海燕说。“2023年,杨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当年10月,村里首次举行分红大会,拿出20万元给全村1577名股民分红,村民别提多高兴了。”张玮说。
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带火了杨坪村,也带火了白阳镇玉洼村。
玉洼村毗邻彭阳县“五彩梯田”公园之一的金鸡坪梯田公园,也是彭阳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区。彭阳梯田多彩整齐有序,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赏梯田观美景。
2013年,贾廷民担任玉洼村村主任时,主动联系区内外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等来村里开展科学试验。为了解决科研人员的吃住问题,贾廷民有了改造土窑洞当宾馆的想法。同时,随着彭阳县举办的山花节、梯田节等大型推介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金鸡坪梯田公园观光旅游,游客的吃住需求进一步加大。
2018年,贾廷民建起了金鸡坪度假山庄。现在,游客在山庄可以体验窑洞文化和采摘乐趣,相关单位能开展教育培训,青少年可以进行拓展活动。依托金鸡坪梯田公园,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山庄购买粉条、土鸡蛋、苦苦菜等农产品,既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现在,贾廷民担任玉洼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说:“过去,彭阳人说起旅游,总觉得和自己不沾边,是城里人才会有的享受。这些年,彭阳县抓住关键节点,向区内外推介展示彭阳旅游资源,陆续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了彭阳,来到了乡村,我们老百姓才吃上了乡村旅游这碗饭。”
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绿色发展的同时,彭阳县还注重让游客感受古色魅力。彭阳县境内各种历史遗存众多:岭儿村、刘河村旧石器时代遗址,首次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将宁夏南部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了2万年;朝那古城,是宁夏境内设置最早的4个县治之一,从战国延续到宋代;作为近年来商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2017年姚河塬遗址考古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彭阳县全面完成博物馆馆藏文物定级工作,确定馆藏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114组116件、三级文物438件(组)838件。彭阳建茹剪纸、刺绣保护传承基地成功申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地椒茶、方棋等17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刘茹、瓮国胜获评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名师,推荐彭阳剪纸、麦秆画制作技艺等5个非遗项目申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彭阳县不断举办各系列非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围绕“千年古邑、红色沃土、生态彭阳”品牌,彭阳县着力讲好“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故事,提升县、乡、村三级服务功能,构建点、线、网三维旅游体系,全面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去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8%。”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苟志程介绍,今年,彭阳县将谋划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二三产田园综合体,让生态彭阳名片亮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旅游产业火起来。(记者 王建保 余亚丽 宋 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