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草庙司法所联合乡综治中心、基层法庭、村委会对一起赡养纠纷开展联合调解。
“一个所只有3名正式在编人员,却要完成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安置帮教、普法宣传教育等多项任务,过去常常顾此失彼,现在建立了‘三联勤八联动’协作机制,白阳所带动罗洼、小岔等五个小司法所一起干,案卷互查、检查交叉、矫正互访、普法联合,工作量还是那么多,但效率翻了一番!”10月27日,说起新变化,彭阳县司法局白阳司法所副所长马艮垚说,“三联勤八联动”协作机制让大家把工作干得很起劲儿。
今年7月,彭阳县司法局建立“三联勤八联动”协作机制,通过“编制不动、人员统筹、业务协同、责任共担”的模式,把分散的“五指”握成“拳头”,为法治建设注入澎湃动能。机制运行以来,行政复议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20%,信访复查案件按期办结率实现100%,全县12个司法所人员统筹使用率达98%,司法行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
“编制总量锁死、业务成倍增加”是近年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共性难题。彭阳县司法局现有政法专项编制50个,局机关股室“一个萝卜一个坑”,行政复议应诉室按标准应配4人,实有2人,12个基层司法所中,白阳司法所仅4人,却要承担执法监督、矫正帮扶、安置帮教、人民调解等多项职能任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业务量分别占全县的47.8%和22.96%,工作压力巨大。
“要破解人少事多难题,确保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达到法律规定。”今年6月,自治区司法厅在彭阳调研时指出。彭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听取司法局工作汇报,并专题安排,司法局党组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立即行动,结合司法局工作实际,建立“三联勤八联动”协作机制,着力解决编制总量不足、任务分布不均、工作合力不强等问题。
“三联勤”让人员“流动”起来
“2+3+N”联勤协作机制,使行政复议精准配对。彭阳县司法局建立由局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室2名行政复议人员具体负责,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白阳司法所各1名工作人员配合,局机关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人员共同参与的行政争议化解联勤协作机制,既解决复议人员不足的难题,又用活人才资源,提升工作效率。
“1+3”联勤协作机制,在急难案件上集中攻坚。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室牵头,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依法治县室、法律援助中心3个部门共同配合,建立“任务、责任、时限”三张清单,全力抓好急难案件调查走访办理等工作任务落实。机制建立以来,彭阳县委、县政府交办的6件重点信访复查案件全部按期清零,群众满意率100%。
“1+N”联勤协作机制,使大所、小所资源共享。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联动协作、均衡发展的原则,将12个司法所分为4个联勤协作工作组。白阳司法所带罗洼、小岔、交岔、冯庄、孟塬等5个司法所,王洼司法所与草庙司法所,古城司法所与城阳司法所,新集司法所与红河司法所互相配合。大所输出经验,小所补充力量,达到“1+1>2”的效果。机制运行后,白阳、古城等大所人均业务量下降12%,小岔、罗洼等小所业务饱和度提升16%,司法所人员统筹使用率达98%。
“八联动”模式助力“同频共振”
三大联勤机制与八项联动模式相结合,是彭阳县司法局联勤协作机制能够顺畅运行的关键所在。
决策联审,“2+3”专业团队。由行政复议应诉室2名主办加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公职律师3类力量组成专业力量,对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事业单位50万元以上重大合同实行“应审尽审”,审查率达到100%。机制运行以来,联合审查文件3件,合同24份,提出合同审查意见书22份,平均时限压缩33%。
争议联调,“2+2”联合化解。由行政复议应诉室牵头,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各1名骨干配合,实现行政复议听证、行政诉讼应诉、争议实质化解“三位一体”。8月份以来,接收行政复议案件7件,组织化解1件,结案5件,结案率同比提升15%,复议后被诉案件败诉率为零。
案件联办,“1+3”机动专班。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室统筹,依法治县室、法律援助中心、属地司法所三方联办,对信访复查、案事件调查实行“清单+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办结县委、县政府交办事项18件,平均办理时限由7天缩至3天,提供法律意见10条,采纳率100%。
执法联督,“交叉+互换”双轨监督。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牵头,中心司法所联合5个联勤小所、3个大所与3个小所交叉互换,开展案卷评查、现场查验、问题反馈“一条龙”监督。累计评查执法案卷34本,发现问题19条,以《督办函》形式反馈至责任单位,整改率100%;走访企业235家,个体工商户1628家,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收集问题线索14条,逐条核查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问题。“执法联督交叉评查,让我们看到自身短板,也学到兄弟所的先进做法。”草庙司法所所长马瑞感慨道。
普法联宣,“三官一律一员”组团服务。普法与依法治理室牵头,依托“三官一律一员”、法律明白人、青年普法志愿者,按4大联勤片区常态化开展“民法典进乡村”“防范电诈进社区”“法律明白人”讲法等活动。机制启动以来,共举办主题普法活动220余场、法治文化集市等特色活动18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线上普法短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
人员联管,“两类人员”立体管控。由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室牵头,实行“中心所+联勤小所”包干制,共同开展集中警示教育、信息核查、走访帮扶。目前,累计联合走访社区矫正对象156人次、安置帮教对象300余人次,开展集中警示教育3场,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况发生。
矛盾联调,“清单+专班”攻坚化解。由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牵头,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实行清单管理、专班攻坚。8月份以来,全系统共排查、受理纠纷246件,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法庭化解疑难复杂纠纷35件,司法所联合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纠纷4件,化解成功率96.3%,涉案金额1427.3万元。
服务联合,“法律服务团”一站式供给。由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室牵头,整合律师、公证、法援、调解、“法律明白人”力量,组建4支“法律服务团”,对联勤片区企业、村(居)包抓负责。目前,累计提供法律咨询9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10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8件,办理公证案件55件,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8.86万元。“以前人员有限,现在有了联勤协作机制的保障,充分发挥了法治人才的作用,为群众提供的法律服务也更加精准、多元,为我们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打开了创新思路。”彭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马莉介绍道。
彭阳县司法局局长张彦文表示,该局将结合“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建立健全联勤联动协作机制,将联勤协作机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机制建设落实落地,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彭阳、平安彭阳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记者 马琳 通讯员 王宁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