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正是丰收季,幸福枝头果满坡。”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长城塬矮砧密植苹果基地,务工人员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今年,基地持续抓好果树管理,以科学有效的举措防抗霜冻,苹果产量与品质显著提高,预计产量2000吨左右,总收入可达到800万元至1000万元。
2020年,城阳乡整合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项目资金参与基地建设,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公司入股投资,并成立彭阳县塬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占地2500亩的宁夏单体面积最大的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区。城阳乡涝池村党支部书记韩世明介绍:“根据长城塬的气候、土壤特征,我们科学栽植了嘎啦、红蛇、蜜脆、富士等矮化品种苹果,品质优、耐储存、含糖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基地的一角,来自陕西的客商韩西省正组织人员将一箱箱刚刚采摘的苹果装车,“这里的苹果色泽艳丽,口感好,前期我就到基地多次沟通洽谈,签订了600吨的订单,销往全国各地的商超。”去年,韩西省就和基地进行了合作,因为市场评价好,今年他便在陕西当地带了40多个务工人员,趁着苹果成熟前来采摘,“现在每天都是40多吨的发货量,我们的人员吃住在基地,估计能采摘20多天。”
基地多个品种的苹果陆续成熟采摘,采收期将持续近两个月,给附近的村民带来了许多增收的机会。这是涝池村村民乔文琴到基地务工的第一年,“在这里干了两个多月,剪枝、疏果、采摘,这些活我都能干。不光离家近,方便我照顾家里,还能学到管护苹果的技术。”今年基地的苹果丰收了,用工量也增大了,平均每天有240多人在这里务工。
“我们原来承诺‘一地生四金’,就是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权量化分股金、土地分红得现金,在2022年就已经全部实现,今年我们把每亩土地流转费涨到了6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韩世明说。苹果产业是城阳乡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城阳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联动发展格局,引领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特色林果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努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杨雅倩)